液壓油缸無動作時,應(yīng)首先檢查液壓油位、油泵運行狀態(tài)及吸油濾芯是否堵塞(動力源);其次檢查操作信號、控制閥(特別是電磁閥)得電與功能、閥芯卡滯及先導壓力(控制系統(tǒng));最后檢查油缸管路堵塞/泄漏、內(nèi)部密封失效及負載或安裝機械卡阻(執(zhí)行機構(gòu))。
When a hydraulic cylinder fails to operate, first check the hydraulic oil level, pump operation status, and suction filter blockage (power source). Then verify control signals, solenoid valve energization/function, valve spool sticking, and pilot pressure (control system). Finally, inspect cylinder line blockage/leakage, internal seal failure, and mechanical binding in the load or mounting (actuator).01
01
第一步:檢查液壓動力源(油泵與油箱)
檢查液壓油量:
觀察液壓油箱油位計。油位是否低于最低刻度?
處理: 油量不足,立即添加同牌號、同粘度等級的清潔液壓油至規(guī)定范圍。油液嚴重污染或乳化需徹底更換。
檢查液壓泵運行狀態(tài):
確認電機電源是否接通,電機是否正常旋轉(zhuǎn)。
檢查泵與電機之間的聯(lián)軸器或傳動裝置是否完好、連接可靠。
若泵異響嚴重,需停泵檢查是否損壞。
聽液壓泵運轉(zhuǎn)聲音:正常為均勻的“嗡嗡”聲。
異常情況:尖銳嘯叫(可能吸空或氣蝕)、無聲音(泵未啟動)、異常敲擊聲(泵內(nèi)部損壞)。
處理:
檢查吸油管路與濾芯:
觀察吸油濾芯(油箱內(nèi)或管路中)壓差指示器(如有)是否報警(變紅)。
聽泵入口處是否有明顯的吸氣聲(“嘶嘶”聲)。
處理: 吸油濾芯堵塞是最常見原因之一。立即清潔或更換堵塞的吸油濾芯。確保吸油管路各連接處密封良好,無漏氣。
檢查操作輸入信號:
檢查操作手柄、按鈕、腳踏開關(guān)、遙控器等輸入裝置。
確認裝置本身無機械卡死、損壞。
使用萬用表測量其輸出信號(電壓/電流)是否正常送達控制閥(如電磁閥線圈接線端)。
檢查相關(guān)控制線路是否有斷路、短路、松動。
檢查方向控制閥功能:
使用壓力表測量控制油路(先導油路)壓力是否達到閥要求的啟動壓力值。
先導壓力不足,主閥芯無法正常換向。需排查先導壓力源(如減壓閥、先導泵)是否正常。
嘗試輕敲閥體(注意安全,系統(tǒng)泄壓后進行),有時可震松輕微卡滯的閥芯。
無效則需拆卸清洗閥芯及閥體內(nèi)部,清除污染物。嚴重磨損或損壞需更換閥。
通電時,用手觸摸電磁閥線圈外殼,應(yīng)感覺溫熱并有輕微振動,同時通常可聽到清晰的“咔嗒”吸合聲。
無溫升、無振動、無聲響:可能線圈燒毀、未得電或閥芯卡死。
處理: 測量線圈電阻,判斷是否斷路/短路。更換損壞線圈。檢查供電線路。
電磁閥:
閥芯卡滯:
檢查先導壓力(針對電液換向閥等):
檢查油缸管路與連接:
目視檢查連接油缸進、出油口的兩根主油管。
確認管路無嚴重彎折、壓扁導致油路堵塞。
檢查管接頭、油缸端口密封處是否有明顯外泄漏。
檢查油缸內(nèi)部泄漏(需謹慎):
將油缸活塞桿移動到行程末端(伸出或縮回到底)。
拆下另一腔(無桿腔或有桿腔)的油管接頭(必須先對系統(tǒng)完全泄壓!)。
操作控制閥試圖使油缸動作(向拆下接頭的那一腔供油)。
觀察: 如果大量油液從拆開的接口持續(xù)流出,說明油缸內(nèi)部密封(活塞密封)已嚴重損壞,高壓油從一腔直接泄漏到另一腔,導致無法建立推力。
處理: 需拆卸并更換油缸內(nèi)部密封件。
檢查機械負載與安裝:
確認油缸驅(qū)動的負載是否有機械卡死、導軌嚴重變形、異物阻礙等情況。
檢查油缸本身的安裝支座、耳環(huán)、銷軸是否斷裂、變形或嚴重松動。